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警法纪实  监狱文学

看守所里的那些事儿

时间:2009-10-26 13:39:25  来源:网络  作者:一只骆驼  阅读:15747次




我说的大多是看守所里的故事。我看过一些监狱内部生存纪实之类的小说,说的倒是很生动,但是不真实,看守所的情节也很少。而且全是以坐监狱的角度讲述的,我就以一个监管民警的角度讲讲里面的故事。看守所又叫“小监狱”,有余刑不足一年的也在里面服刑,里面也有很多新奇又让人深思的东西,很值得回味。我尽量写的生动有趣,但大多都是真人真事,限于保密纪律,请勿刨根问底,你就当故事听吧。

第一章 别以为监狱离你很远

监狱里面也不全是大奸大恶的,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进去了。上班不久就遇见一个,那人是个白领,平时很老实,大学毕业还有了很不错的工作,就是爱喝点小酒,他见了我老是说觉得很冤。一问,还真是有点离奇。那人判了5年,够长的,这还是从轻呢。什么案子?盗窃!偷的什么?说来话长了,那天喝的有点高了,发现一家属院门口有条狗,和朋友一合计,找几根棍子,几下就把那狗给解决了,然后几个人就热火朝天的炖狗肉吃,后来被人家发现了,一报案就被抓进来了。为什么?那狗是纯种的德国黑贝,价值9万多,按照《刑法》,判5年还真是从轻了呢。看这哥们儿背的。

老实巴交的老农民,遵纪守法,勤劳实在,该不会进监狱了吧。还真说不准,这就有一现成的,哥仨都进来,那个垂头丧气啊。问问吧,别背包袱太重了想不开啊。你且听他道来:哥仨农闲时做点木材生意,这天相中一颗大榆树,那树真粗,直径有半米,和主家谈好价钱,去林业局办好采伐证,一大早就去刨树了。那树长在马路边,去时很顺路,就是刨起来费劲,树大啊。到中午才把基本完工,你看那树慢慢的弯了,不对,树是向着马路倒下去的,树那么粗,拉又拉不住。可就这时候,过来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也很紧张,赶紧刹车,因为速度快,刹车距离长,赶巧就停在大树倒下的位置,结果----,不说了,惨啊。人没气了,车也报废了,哥仨也进来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其实那司机也挺惨的,挺帅的一个小伙子,孩子才3岁,一下就没了。后来好一阵子开导,哥仨才缓过劲来,5个月后判决下来了,每人判一年。

后来在还发现一个,别人叫他“厂长”,一问,还真是厂长。是生产烟花爆竹的厂子,那天技术员在仓库配药,突然一声巨响,爆炸了!本来仓库里就技术员一个人,谁知那天巧了,仓库挨着院墙,院墙外面正巧走过两个学生,结果,全完了。死亡三人,按照《刑法》,这是重大责任事故罪,法人代表就进来了。判决一下来,两年。两年里狱友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反正别人都叫他“厂长”。出来几年了,再见面时那哥们儿还说,我一听见“厂长”这俩字儿就腻歪。

也有不冤的,两个“飞车档”,大白天作案,看准一挎包女士骑着摩托车就冲过去,很快得手,那女士就喊,大白天啊,街上人多,很多人都喊“抓贼啊”,俩人有些紧张,特别是开摩托车的那位,不停的向后张望,一拐弯----谁知道路边停着一辆大货车啊,那速度得有80吧,撞上了。骑摩托车当时没撑多大一会儿就不行了,后面的那个也是重伤,出院之后直接就抓进来了,抢夺罪,还得判。

第二章监狱里的人最怕什么

监狱里的人最怕什么?不是挨打受气,不是缺吃少穿,他们最害怕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开始的几天会害怕挨打受气,等过了适应期,就会被淹没在孤独寂寞的海里。上面我已经介绍过了,我还是直接引用吧。在香港,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就让在押人员做些单调无用的事情,比如将一些石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让他们搬回来。为什么这样?也就是让在押人员有事可做,减少人犯的孤独感。如果没有任何事情,在押人员反而会惹出更多的麻烦。有经验的看守民警会发现,有劳动任务时虽然显得很乱,但是打架的事情要比没有劳动任务时少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是最容易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动物,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世界,人没有天敌,物质丰富,反而越来越害怕孤独。我在和很多出所后的在押人员谈过,他们说,在监所里最痛苦的不是劳累,不是饥饿,甚至不是挨打受气,他们最害怕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他们说,在看守所能呆上三个月,号里几乎每个人从断奶开始的每一件事情都谈过了,甚至有些人把妻子出轨的事情都说了,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然后就是无尽的孤独和烦躁,无所事事的时间长了,他们就欺负新来的人,或者互相打架,有时候甚至什么原因都没有,就打起来了。他们曾经问我“什么样的关系是最好的”,他们说不是战友,不是同学,而是“狱友”!共同坐牢的日子,那是真正的相依为命,不但是物质上,重要的是在精神上。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押人员会感到那么深刻的孤独呢?这个也关系到压力的原因。大家知道,适度的压力可以调动机体的潜在能量,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适应能力。过度的压力大家知道是有害的,同样,长时间过低压力也是有害的。压力过低,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适应能力下降,逐渐对外界刺激麻木,反应迟钝。然而人的自我保护功能是不允许这样的,就开始调节,使人紧张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人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会自己去找些事儿来干,去排遣这些过低压力带来的寂寞。长时间无所事事,有些人就会“无事生非”了。但是人的调节机能也是有限的,长时间的压力过低,人的调节机能也会受到损害,所以有些长时间坐牢的人看起来显得迟钝,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的观点是在监管场所进行些安全系数较高的劳动生产,是有益的,最起码是利大于弊。

第三章监狱里什么样的人最混得开

监狱里的什么样的人最混得开。是能打的吗?错!是有钱的吗?还错!别相信电影里的那一套!监狱里什么样的人最混得开?刚来看守所的时候我一直思索这个问题,通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混的最好的不是能打架的,因为经常违犯监规,所以一段时间之后,就被政府“镇压”了。也不是有钱的犯人,那些人因为有钱,大多爱摆谱,民警也烦,犯人也是有好处的时候跟着你(其实心里也不是很痛快)没好处的时候就立马踩你。用一句时下的话说,就是到这里了还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这些人老是过一段舒服日子之后,就会遭到一些人的暗算,受到很严厉的处罚。什么样的人混的最好,这些人有两个特点:

一、特别勤快。小时候奶奶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最深刻----一勤遮百丑,人勤快了到那里都受待见。监狱里跑大号的犯人是最混得开的,跑大号的犯人私下里叫他们“二干部”,其实他们比民警的影响力大得多。因为都在里面,而且24小时都在,所以他们想要捏谁,那人就真的惨了。这些人跑大号的都不是特别能打或者有钱的犯人,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勤快,像部队首长的通信员之类的,又机灵又勤快。

二、特机灵。这些人非常机灵,不但能很好的和别的犯人相处,而且在犯人里威信很高,还非常善于揣摩所长们的心理,每天给值班民警打扫卫生,端茶送水,跑腿干活。说实在的,我每天上班的时候,这些人早早就把办公室打扫干净,只要把多余的衣服放下来立马就有人去洗,皮鞋也让他们天天擦得锃亮,我开的车子只要停到看守所,不用你说,一个小时之后肯定擦得明亮,比专业洗车的还要好。说实在,这些人有时候耍些小特权,我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犯些小错误,也不愿意追究。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也抹不开啊。

千万别以为监狱里好混,那些都是什么人啊!根据调查,监狱里面的人智商普遍比外面的高,而且高很多。监狱里能人太多,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使“绊子”。监狱也是一个社会,而且是一个更复杂更难以生存的地方,只要你能在这里混好了,到外面你简直可以横着走都游刃有余。都说外面不好混,到这里锻炼一番就会发现,外面的仁大多很幼稚,很傻很天真。最锻炼人的有三个地方:部队、大学、监狱,其中监狱效果最好。列宁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坐过监狱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我现在明白了,他老人家也是有感而发啊----

说句题外话,以前我这人也是很傻很天真,但是现在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社会,我都混的很自在,原因也是我经常观察我管的这些犯人,从中悟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宝贵经验。举个例子:隔壁县的看守所前段时间出了一个事故,监所检察科一位检察官的朋友给他打电话,说一个人和他有过节,今天刚进看守所,让他帮忙给出出气。这位检察官马上到看守所,找到一个监室,对里面的犯人说:一会儿我给你们调一个人过来,你们给我揍他一顿。结果,号里的哥们儿也忒实在了,把人送进去不到5分钟,就赶紧抬出来了----口吐白沫,送医院抢救两个多小时才保住小命。结果,检察官没几天也进去了,很快就逮捕了,教训惨痛啊。我们开会时专门就这个事总结经验教训,当然都是官面话,什么思想认识不够,管理制度不落实等等之类。我在号里说起这个事儿,你猜号里的人什么反应----他们立马给我做技术上的分析,这个说,这老兄也忒没水平了,那个说技术含量太低,净犯低级错误。我说怎么才算做的高级。他们就说,想治谁,打他一顿太便宜他了,现成的法子有几百种,不让他吃饭,紧七慢八,先饿上三四天。不让他睡觉,号里有个人被治的八天没有睡觉,结果大白天一头就栽倒水泥地上了,还怨不得别人,也查不到其他外伤,出事了连证据都固定不了,重要的是,这种法子最折磨人,钢筋铁骨也受不住,号里的管这种法子叫“熬”,谁不老实就“熬”他几天,保证服服帖帖的。几个犯人还说,所长以后你要是看谁不舒服,交给我们,保证两天不到就给你整的服服帖帖的,还特别安全,身上连个伤都没有。我那个气啊,哭笑不得,看他们欢实的样子,我说,以后你们谁要是不老实我就先“熬”他一星期,结果他们一下子都闭上嘴巴了,一点声音都没有,都过两天了见我还是小心翼翼的。这些那是犯人,简直就是我的老师啊!

第四章那些可爱哥们儿

在看守所里,民警和犯人也能做朋友,而且有些犯人特讲义气。号里不准抽烟,犯人看见烟特渴,如果有人出去,里面的人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带几个烟头回来。有门路的犯人会通过千奇百怪的途径夹带进来几根,然后抽几缕被子里的棉花,裹点洗衣粉,用棉布底子的鞋板在水泥地上用力搓,一般高手不到半分钟就能把火燃起来,再然后就是几个在里面有“面儿”的人物享用一阵儿。我经常进号里和他们聊天,时间长了也有了感情,那天就扔给他们一盒,他们像宝贝似的藏起来了。也合该有事儿,谁知道第二天遇上上级检查,一翻腾,给搜出来了。这下问题严重了。那天我休息,以后的事儿都是后来了解到的。那一阵还是90年代,看守所打人是经常的事儿,结果号里的人全部挨了一顿胖揍,几个重点被特别照顾,整的很惨。为啥?问他们烟是哪里来的,号里的人都不说,这不是和政府对抗吗?!哎----,后来我看到他们都是鼻青脸肿的,也知道了原因,心里也特不是滋味儿,说:干嘛死撑着,说出来我顶多就是挨顿训,不说你们都挨打了,值得吗?号里的几个人就说,要是这事儿漏了,一是对不住你对哥们儿的照顾,二是传出去哥们儿也没法在道上混了。什么跟什么啊,我心里突然就一阵发酸,不管在哪里,都有为自己的信念坚持的人,不管这信念是对是错。

第五章号子里的等级制度

写之前先回答上面一个朋友的问题请问楼主:过失犯罪的和故意犯罪的人都关一起吗?号里的人是按犯罪类别,羁押时间,还是其他标准来安排的?

答复:入号时不区分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但是区分成年犯和未成年犯,原因嘛,是因为保护未成年,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后执行的更彻底。进去之后先进过渡号,过渡时间是7天。这7天没有劳动任务,主要是学习法律、监规等等。过度期满之后再调号。

号里也有等级制度。为什么会出现等级制度,这个涉及群体心理学。群体有以下特征:

1、有群体规范。当然有正式的规范也有非正式的规范。

2、有群体的凝聚力。这个不用过多解释。

3、有群体角色。群体一旦形成,他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比如,心理学家梅瑞曾发现,如果3个幼儿在一起玩,那么经过3次聚会后就会形成一套惯例,决定了谁该坐哪里,玩什么玩具,相互之间的活动顺序等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推荐资讯
你给妈妈洗过脚吗
你给妈妈洗过脚吗
九号房 (全集)
九号房 (全集)
青山之恋 (全集)
青山之恋 (全集)
女囚门 (全集)
女囚门 (全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