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城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栟榈山中,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已辟为游览区,筑亭台楼阁10余座。1987年,与鳞隐石林一起被评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又一起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桃源洞旅游区,古称栟榈山风景区。由桃源洞、百丈岩、葛里、修竹湾、栟榈潭五个片区组成,总面积29.28平方公里,共有名胜古迹73处。古时桃源洞一带山上有许多栟榈树,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栟榈山。据有关记载,唐代就有头陀僧结庐于葛里,五代后晋时期建有栟榈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05年)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陈源湛捐资建有亭、台、楼、阁十余处,取“世外桃源”之意改名为桃源洞,并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处刻有“桃源洞口”四个大字。 桃源洞似洞非洞,系拔地而起的山岩,中裂一隙,仅留天光一线。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曾在此隐居、读书,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览此地,并都留有诗句。从此桃源洞名闻遐尔。 桃源洞风景区属丹霞地貌,具有奇、雄、秀、险、幽的特点。景区内有山有水,碧水丹崖融为一体,素有“小武夷”之称。桃源洞有一线天、通天亭、观音殿、飞来石、仙人棋盘、跨虹桥、凤冠亭等18景,最著名的景点是一线天。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游一线天赞曰:“吾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如此大而逼,远而整者”。一线天全长120米,高90米,共有206个阶梯,上窄下宽,攀行时,两边巨岩共身,唯见头上一线天光,透出一种“奇”、“险”的吸引力,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