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9号,南面百花潭、武候祠(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 青羊宫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道藏辑要》记载,这里曾是老君为关令尹喜真人演法传道之所,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改“观”为“宫”,扩建为青羊宫,五代时改称“上清宫”、“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青羊宫地处成都市西郊,原占地面积约三百余亩,1982年为恢复旧观,经中央和省、市政府拨款,重点维修了灵祖楼、八卦亭和三清殿等建筑。殿内九米多高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像,堪为全国道观一流。 宫内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主要有:三清殿、斗姥殿、混元殿、灵祖楼、紫金台、降生台、说法台、山门、八卦亭等。寺内拥有各种各样的雕塑与雕像,壁上有动物和龙的画像。三清殿前有一对清代雍正年间从北京运来的铜羊,其中一只将十二生肖的特征汇聚一身,造型奇特不凡,为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文物。 除数量众多的珍贵明清建筑和文物外,青羊宫还保存有堪称国宝的《道藏辑要》经版。这套经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制于二仙庵,历时十余年方完成,1961年后移于青羊宫。全套经版共 1.4 万多块,全部用梨木双面雕刻,版面厚重,字迹工整,是保存完整的道教典籍经版。1984 年成都市道教协会与巴蜀书社联合重印了《道藏辑要》,是国内外研究道教的珍贵史料。 青羊宫是成都市区内现有的一座最大、最古老的道教庙宇,1982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