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延边朝鲜族市井习俗

所在地区:吉林   时间:2007年11月16日 16:50: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首府延吉市有50%的居民为朝鲜族。有人作过比较,朝鲜族和汉族在消费观上有很大区别,后者如果挣10元,通常消费5元,存款5元;而前者挣10元,花10元,没有攒钱的习惯,他们能挣会花,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注重享受生活。 初到延吉,满眼的市井风情,如同民风画卷,一一展现在眼前,让人领略了朝鲜族同胞崇尚文明、重视教育、讲究礼貌和卫生的优良习俗。 延吉小巧玲珑,但内中却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一是商店多,小小的延吉市,商店林立,市场繁荣。服装店、饮食店、礼品店、超级市场……林林总总;路边的各种服务也不少,卖冷饮的,擦皮鞋的,兜售水果的,摊位一个接一个。总之,只要有缝隙的地方,就有生意。在新华街上,专售冷面的大饭店就有“金达莱”、“三千里”等四五家之多。人们为了健康起见,不太愿意去小饭馆,那里的冷面是用自来水做的,而大饭店则用矿泉水做;再者,大饭店的客流量多,鸡蛋、牛肉、鸡肉都比较新鲜。与食文化相关的厨房用品,在超市中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多是韩国进口的。厨房专用的抹布、擦手巾、小搓板、香袋、瓷器,精致美观,令主妇们爱不释手;虽然价格不菲,依然俏销。 其二是出租汽车多。30多万城市人口的延吉,拥有4000多辆出租汽车。大街小巷穿梭着的“奥拓”,成了延吉的一道风景。它们招手即停,不论远近,收费5元。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一个月的纯收入3000多元。小“奥拓”已成为延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到菜市买几块钱的菜,往返打车花10元钱,在延吉不算新鲜事。人们要么步行,要么打车,街头很少见到自行车。 在东北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延吉,夜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入夜,从我们下榻的白山大厦往下看,整个城市被灯光勾勒着;在胡同里走走,茶座、练歌厅、美容院、减肥用品店、大药房、各种私人诊所,比比皆是。朋友告诉我们,延吉人小毛病不去大医院,宁愿多花钱在胡同里药房买药,或到诊所“挂吊瓶”,图的是省事和方便。凡是内地来的客人,都愿意抽空看看延边的夜里的生活。朝鲜族爱玩是出了名的,唱歌跳舞、荡秋千、门球、跳板、摔跤,极富民族特色。在近日举办的2000年延吉中国朝鲜民俗旅游博览会上,延边人将为各地客人展示他们的民族艺术、民族游戏和民族体育。 朝鲜族人爱孩子,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是出了名的。据说,从前农民再穷,卖了黄牛也要供孩子读书。如今,城市人则家家都送孩子学音乐、学钢琴、伽?琴、萨克斯、黑管、小提琴等等,各种艺术学校布满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中学和小学都有上百人组成的艺术团。朝鲜族供孩子读书受教育,不惜本钱;孩子没有出息,家长在社会上将被人侧目。于是,农村人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到延边的城市读书,而城市人则把孩子送到大连、青岛、深圳等大的沿海城市读高中;也有的人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国外的大学深造。仅延吉市就有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师范学院、延边艺术学院等5所大专院校。延边每万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据说,朝鲜族生育少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保证自己和子女的生存质量。 延边还有一多,旅游团组多,大多来自韩国。延吉的大宾馆今年6至8月几乎天天爆满,在延吉没有与韩国通航之前,游客多从沈阳、北京转机,每天来往北京的航班从早上9时至晚上12时多达10班,他们是奔着长白山来的。韩国人把延边的长白山和天池当作圣山、圣水朝拜,有的韩国游客几次三番地携家人前往。除了举世无双的长白山,中、俄、朝3国交界的区位优势和朝鲜族的民俗风情,都是独一无二的。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