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浙江商业习俗

所在地区:浙江   时间:2007年11月19日 14:24: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崇商风气  旧时,甬人多谋业商界,男孩子十五六岁,出门当学徒,学生意。民是《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载:“本邑为通商大埠,习与性成,兼之生计日绌,故高小毕业者,父兄即命之学贾。而肄业中学者,其志亦在通晓英、算为异日得商界优越之位置,往往有毕业中学不逾时即改为商。即大学毕业或自欧美留学而归者,一遇有商业高等地位,亦尽弃其学而为之。故入仕途者既属寥寥,即愿拥皋皮而终身为教师者,十之中亦不过三四。”又记:“商业为邑人所擅长,惟迩年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本埠既无可发展,不得不四出经营以谋生活(中略)邑人之足迹尢以上海为最盛,经商于此者,奚啻二三万人,故有第二故乡人谚。”  崇商风气所及,城区街道巷弄多以集市、店铺、商号集中地冠名,如木行街、药行街、羊行街、卖饭桥、卖席桥、米店弄、笔店弄、鼓店巷、帽店巷、腊店巷、漆铺巷、打铁巷、铁锚巷、铸坊巷、镬厂巷、后市巷等,有的延续至今。也有以市集集期冠名,如南门三市。旧时路遇熟人常问:“在啥地方发财?”外出经商有成就,谓之“出山”,反之则谓“呒出山”。在民间歌谣中亦有反映,《侬要啥人抱》:“囡囡宝,侬要啥人抱?我要阿爸抱,阿爸出门赚元宝!”《小白菜》:“小白菜,嫩艾艾,丈夫出门到上海,上海‘末事’(商品)带进来,领舍隔壁分点开;小白菜,嫩艾艾,丈夫出门到上海,廿无廿元带进来,介好丈夫哪里来?”《莫难熬》:“阿毛嫂,莫难熬,阿毛哥信带到,初一勿到初二到,初三夜里准定到!”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崇商风气除旧布新,充实新的商品意识,宁波工商业、对外贸易、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此崇商风气有关。  生意兜揽  生意经 流传许多商谚,如功名要求,生意靠兜。和气生财,生意会来。和气能招千里客。信誉招千金,美言成交易。不怕卖不掉,就怕话不到。死店活人开,买主上门来。生意不成仁义在,等等。  招徕术语 注重店堂装潢和货架陈设,谓“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自来”。旧时大的商铺自设栈房、卧室,大买主、老买主来店采货,备饭留宿,夜里返里赠送印有店号的灯笼。农村商家办货,有的开具货单托航船老大代购代捎。商铺亦常向老客户、航船老大赠以岁时节日礼品。亦有在店堂内悬挂名家字画,或举办花展、音乐会等,以广招徕。   赊销 旧时商店放账赊销,牛骨行(牛骨粉作农肥)向农家放账占95%。大的商行按区乡划分账区,重阳节系收账期。若付现金则七折优待。冬至至年终,为一年赊账收款期,由放账先生挨户登门收款。凡年终解账者,加收货款10%的滞缴费。城区每当腊月十六日,商店贴出“年关在尔,止账后收”告示,意谓年关将到不再赊账,以前赊账皆要收回。  红票 亦称礼券、礼单。城区商店为扩大销售,发售红票,顾客可将此馈赠亲友。红票购兑商品,按喜庆礼尚、岁时节物各异,有黑枣、花生、桂圆、荔枝合为一份礼单,谐音“早生贵子”;蛋糕、桃酥、红烛、长面合“糕、桃、烛、面”。在一些商品上写有“百年好合”、“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吉词。  红圈奖 商家为推销残闪、冷背、滞销商品专设的奖赏,属厘金性质。始于棉布店推销冷背疋时在布签上盖有红圈,故名。推销一尺布得红圈奖一分,一丈得一角,若标有两个红圈,则可加倍得奖。   解放后,各种兜揽生意、招徕顾客习俗虽有交易,但有些仍延续至今。  市商标识  声响标识 多为小商小贩走街串巷时的叫卖、唱卖。热食摊商贩叫:白糖莲心粥,玫瑰赤豆汤,淡(米鬼)豇豆沙,五香茶叶蛋,大汤开洋面结,荷叶卷嵌五香猪头肉。卖白时唱:糯米炒白果,只只鹅蛋大(宁波方言“大”读“驮”)。卖茴香豆唱:喷香茴香豆,三个铜板买一包,下白沙吃到吴淞口(乘甬沪间轮船)。卖泥螺唱:龙山大泥螺只只大(音“驮”),下饭蛮煞婆(“煞婆”意为够劲)。卖炒栗子者边炒边喊:火热哒哒滚良乡糖炒栗子。咸货店秤手秤鱼,能边秤边唱出斤两、价格。蛋行数蛋,唱数字讨彩头:一手来,两手来,连中三元,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顺利,七巧生意,八仙过海、九十快得利。拆衣庄伙计更是手提衣物,脚踏节折拍,从开门唱到关门,嗓子哑了换一个再唱,故有“馄饨担靠敲,拆衣店靠唱”之说。靠敲打发出声响招徕买主,除馄饨担外,尚有卖芦祭汤果者敲竹筒,钉碗匠行走时使铁片晃动发出响声,铜匠担晃动铜串,货郎担手摇皮鼓,生煎牛肉包子铺使劲敲铁锅。卖小糖敲小锣伴唱:“一分一颗三角糖,二分一块生姜糖,三分一根葱管糖……眼光看大小,小糖吃味道。破零破碎找一找,不换糖吃也烂掉。”围观者常是买主又是听客。绸布店铺还雇西乐队吹打,以广招徕。尚有现做现卖,卖双嵌麻团者,肩挑火炉、作料,随卖随嵌;卖“白斩”肉熟食者,备刀砧随拣随斩。   招牌标识 请名家书题店名,招牌字镀金色,称金字招牌--靠硬。有悬“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匾,或取名“一言堂”。有书某个大字以显示行业,典当业在外墙写个簋大的“当”字,药店门墙写上“道地药材”。尚有别出心裁以店主姓名谐音作招牌,如隔年陈酒店,即店主葛年成谐音,招牌上画上缸、鸭、狗各一,即寓示店主江阿狗的姓名。 旗帘标识 茶馆挂“茶”字,酱肉悬“酱”字,酒楼挂插杏黄旗,书“酒”字。亦有在旗上绣绘图像,九龙绸布店描“龙”,凤宝花粉店绣“凤”。连流动剃头担上也要竖一根小旗杆,俗称“独脚旗杆”。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