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江西吉安生活习俗

所在地区:江西   时间:2007年11月20日 16:45: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送莳田饭 春插期间,女给娘家幼年弟妹或子侄,外婆给幼年外孙,相互送莳田饭。礼品多为豆腐、豆芽、韭菜和煎熟的荷包蛋。意寓孩子偠腰健体壮,易长易大。初婚,娘家给女家送莳田饭,送豆芽或豆腐、菜,由女家分送给村邻吃,称“享众”。县北路片盛行。 送肚礼 女初孕,娘家向女家送肚礼,宴宾客,将猪肚切成肚片,猪肉切成肉片,糯米和豆豉、盐煮成粥,一鲁(大)碗粥铺上4片肉,1片肚,按门户送给村民吃。孕妇必吃肚尖,寓“胎健产顺”。沿袭未减。 庆三朝 旧社会孕妇临产,设香迎接褓衣娘娘保平安。孩子出生的第三天,扎3套纸桥纸马,送去江、河边焚化,称“送褓衣娘娘”,此俗今废。三朝日,盛行办三朝酒,酒宴丰盛。三朝过后,亲友给产妇送肉,称“开斋”,母子接至外婆家玩,称“走满月”。 做周岁 孩子出生一岁,外婆家送礼祝贺“长命宝贵”。主要礼品是摇篮或摇桶、衣物,还有面塔,馒头塔。旧时,还送项圈,手足镯,百家锁等金银首饰。婿家用轿迎外婆,宴宾客,宾客贺礼多属童衣、童帽、童鞋或布片。孩子称“寿仙公”,妈妈抱着敬天地,拜外婆,称“暖寿”。 庆寿 人到60岁称“花甲之年”,70称“古稀”,80岁称“耋”,90岁称“耄”,100岁称“期颐”。百岁少见,富有或小康之家,通常是花甲、古稀、耋、耄之年,设宴庆寿。女儿寿礼重,送寿被、寿馒头、寿帐、寿衣、寿鞋、寿烛、寿香和长鞭炮。面和馒头用托盘垒成塔形,供奉天地。另以馒头“享众”。拜寿仪式隆重,寿堂张灯结彩,悬挂金色“寿”字,寿星图、寿轴和“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对联。拜寿时,“寿星”坐太师椅,男左女右,子女和晚辈亲、朋依次礼拜。礼毕,吃寿面喝寿酒。穷人少做寿。80年代起,县人爱庆生日,每逢生日,无论老少,吃一顿寿面或寿糕,以作纪念。城镇时兴买生日蛋糕插上蜡烛,邀伙伴跳、唱助兴,庆贺生日,也有在电视台点歌祝贺的。 酒宴 县内婚丧喜庆,均办酒宴,结婚宴,嫁女宴各2餐,均宴门户。第一餐吃糖熬肉,第二餐吃曲肉。旧时,吃米糊,猪肉不煮熟,切成墩或片,用小杆串起来,每串4两,分给女宾,此俗已废。丧宴,也宴门户,上七下八(葬前宴7碗菜,葬后宴8碗菜)。喜庆宴,名目繁多,诸如:肚礼、三朝、周岁、满月、上梁、做寿、香屋、行聘、纳聘、元宵、朝拜、菩萨生日、参军、升学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酒宴越办越多越丰盛,实属铺张,北路片兴宴10大碗,东路片8大盘4小碟,喝家酿糯米酒。城镇兴10大盘,多至16盘,喝瓶装酒。县内盛行不衰。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