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宗教在香港社会的作用

所在地区:香港   时间:2007年11月20日 17:00: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宗教在香港社会的作用 香港的几种主要宗教,与香港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香港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推进社会服务、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机制的重要作用。因而,宗教在香港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1.举办教育及社会福利事业,推进社会服务 积极参与及举办教育、医疗、健康护理及其它社会福利事业,是香港主要宗教的主要社会活动。其中,天主教和基督教尤为突出。据香港政府1994年《年报》的资料,天主教香港教区拥有270所天主教学校及幼儿园,在这些学校和幼儿园就读的学生约有30.7万人。由天主教教会所开办的医疗及社会服务机构计有:6所医院,17所诊疗所,14所社会服务中心、29所安老院、12个老人中心、6所残疾人康复中心及多个自助会社和协会。 在这些社会福利机构中,最重要的是成立于1953年的“香港明爱中心”。这个天主教香港教区最大的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员工近4000人,年维持经费数亿港元,设有1500张病床的医院一所,诊疗所6个,牙科诊所4个,护士学校一所以及7所职业训练学校,15所幼儿园,20所成人教育中心,另有酒店培训中心、食堂、宾馆、社会区会堂、宿舍等多种单位和设施,为香港的家庭、儿童,青少年、老人、残疾人、戒毒者以及越南难民提供多方面的社会服务。 香港的基督教团体除了营办有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学院三所专上院校以外,还拥有131所中学:141所小学、143所幼儿园、13所神学院和圣经学院以及16间基基督教出版社、57间基督教书店。现在香港在基督教界所办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就读的学生有30多万人,占全港学生总数的20%以上。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基督教团体营办有7所医院、60间诊疗所,221个社区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和青少年中心、72所护理中心、8所儿童院、27所安老院、78所老人中心、3所失聪人中心、12所弱智人训练学校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香港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中,有基督教徒5000名左右,约占教师总数13%;香港的社会工作者中,则有6%是基督教徒。 香港的佛教、道教、回教、孔教团体所办的教育、医疗及社会福利机构,数量较天主教、基督教为少。佛教界办有各类学校及幼儿园80多所以及佛教医院、中西诊疗所、安老院、护理安老院及青年康乐营十多所。道教也办有中学3所、小学5所以及一些安老机构。回教、孔教也办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夜校等。 宗教团体所营办的各项教育、医疗及社会福利机构,为香港市民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通过举办社会福利事业,香港的宗教既提高了香港社会的教育和福利水平,又扩大了宗教的影响,提高了宗教界的社会地位,实为一举两得。 2.关注社会热点,调节社会功能 近二十多年来,香港的主要宗教,尤其是天主教、基督教,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参与,已不仅仅限于营办社会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是愈来愈积极的对社会热点和重要社会事务予以关注和参与。70年代,天主教和基督教在香港成立的“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基督教工业委员会”、“劳资关系协进会”等组织,便先后介入了盲人工潮金禧事件、反对“两巴”加价等劳资风潮及社会热点事件。80年代以后,香港的前途问题,又成为香港宗教界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到香港“政制改革”以及香港后过渡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香港宗教组织和人士都积极地收集意见、组织研讨、发表看法,其政治上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均是前所未有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香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孔教六大宗教联合举行了庆祝国庆的活动,香港宗教界联合庆祝中国国庆,这在香港还是首次,故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现在,香港宗教界又在讨论香港回归的庆祝活动。 每年的新春之际,香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孔教和回教六大宗教的领袖都会联合发布“新春献词”,对香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发表看法。由于宗教组织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其教职人员与信徒遍布多个阶层和行业,各类礼拜、弥撒法会、道场、朝觐、祭圣等宗教活动拥有广泛的参与者,故对于香港社会的政治走向和平稳发展,往往能起到社会权力机制所难以起到的作用。 香港宗教在香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宣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罪恶观以及救赎观等意识形态,来主导或影响市民的精神生活,从而起到调节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无论是天主教、基督教还是佛教、道教、孔教,其教义都将弃恶扬善作为进入理想天国或来世的必要条件。宗教所训诫教徒的不偷盗、不邪淫、不贪财、不妄语等,对于信众的日常行为,有着约束和规范作用。宗教所提倡的仁爱、诚实、谦逊、宽恕、平等、博爱等等,往往也成为信众调节家庭邻里关系,处理婆媳、夫妻、兄弟、姊妹、妯娌之间矛盾的行为规范。 在香港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里,“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思想意识,使得人们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去追求和获取个人利益,而宗教所宣扬和传播的“因果报应”、“天堂地狱”观念,则又可以使人们在为金钱和利益激烈博杀的时候注意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因此,香港这个社会里,既有巧取豪夺、尔虞我诈及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不少人为着“行善积德”的“爱心”去大做善事,从而使得需要社会救助的弱者也能得到帮助。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