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不能不说的“古驿站”

所在地区:天津   时间:2007年11月21日 16:10: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在秦皇古驿道上,距东天门400米,有一处被称为我国邮驿史上活化石的“立鄙守路”石屋,它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比苏州横塘邮亭早6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驿站建筑。  石屋用当地所产白石构筑,呈长方形,面阔三间,坐北朝南,屋顶横向连续三跨发券起拱,净高达3.6米,使得室内空间较大,给人以高纵感;门窗亦为拱形,不仅大小变化协调统一,而且使整个建筑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石屋历经195年风雨安然无恙,面貌依旧。在建筑风格方面石屋也独具特色,其正面檐口两边为低矮的女儿墙,中间大范围装饰有规则而韵律交替的瓦当和滴水,三层收挑的青花砖雕,做工精巧、形象生动,使整个建筑质朴典雅,既有明清建筑之遗风,又有山区石屋的鲜明特色,显示了一种沉稳凝重之美。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邮驿制度,《周礼·周制》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舍;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庐、路室、候馆就是最早的驿站名称,因时代变迁其名称有异,如:唐代称“驿馆”,宋代称“邮铺”,元代称“战赤”,清代称“驿站”。作为官府设置的陆路服务机构,驿站的主要职能是传递官方文书、递送国家物资、招待过往官员及公差,供给其食宿、车辆、人轿及马匹、饲料等,并兼管道路维修。处于冀晋“咽喉”秦皇古驿道东天门前的“立鄙守路”驿站,是古代晋、陕、川、宁入京的必经之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古驿站石屋的展室里,依然保存着火票护封,印有火票章的800里加急封套,相当于今日的“特快专递”,是当时官府及军政衙门传递军情或重大事情的专属凭证。昔日古驿道及驿站的邮务繁忙,由此可见一斑。  秦皇古驿道,沧桑写传奇;中华崛起日,要塞变通衢。曾经因“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特殊地理位置而令人称奇的井陉河山,曾经因“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而扼冀晋交通要道“咽喉”之险的秦皇古驿道东天门段,如今早已被现代化的交通改写了一切,石太高速公路、石太铁路、307国道(与秦皇古驿道擦肩而过)横贯全境,另有京石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实现了与北京、天津的快速连接。昔日在古道上靠车马数十日才可到达的地方,如今汽车奔驰三五小时即可实现“亲密接触”。现代化进程缩短了时空距离,也使得历史遗存及其厚重的文化积淀越发显示出其超凡的人文价值,那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尝、回味无穷的精神美餐。
 
  回族过去不提倡歌舞,但西北地区回族群众都喜欢唱山歌──“花儿”。  “花儿”又称“少年”、“山曲”、“野曲”。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历史悠久。据说由元代的曲演变而来。旋律嘹亮舒展,曲调有百多种。歌词取材山川、草木、历史、民俗、人物及日常生活等,信手拈来,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唱出,形成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的花儿。优秀者被广为传诵,传承下来,成为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独唱、对唱和联唱三种演唱形式,多在田野山间演唱。除青年人结婚期间外,一般禁止在家里和村庄内演唱。  回族男子有习武健身之俗,并视习武为“圣行”。回族的武术主要包括拳术和刀、剑、棍、枪、锤术等。民间流行的武术种类和器械,主要有查拳、八极拳、八门拳、心意六合拳、通备拳、马家拳、护手拳、穆斯林八封太极拳、白猿通臂拳、双刀、大刀、阿里剑、伸缩剑、古兰剑、燕尾剑、鱼尾剑、河州棍、马家枪、沙家枪、环子锤等。这些武术有的源于中亚、阿拉伯地区,有些则学习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武术,并形成了回族自己的特色。  从历史上看,回族人民崇尚习武,既有修身养性、强健体魄的目的,也有在居地分散和社会动荡局势下自卫图存及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爱国救亡的意义。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