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陕西旧时交通概况

所在地区:陕西   时间:2007年11月22日 15:30: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旧时交通不便,行旅多靠步行,千里路程,往往需跋涉半月时间方能到达。经过之处多为荒山野岭、羊肠小径,免不了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之苦。有时途中还常遇到洪水猛兽、盗匪抢劫,甚至危及生命,无怪乎古代文人常常发出“行路难”的喟叹。 由于行旅艰难,因而凡出门远行者,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慰藉,便要首先选择出行的黄道吉日。择吉日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请算命先生卜定,目的是为了避开“恶煞”当道的“凶日”,据说“白虎日”、“朱雀日”、“罗猴日”、“羊红日”等都是凶日,这些日子都不能出外;二是从历书上查找,旧时的黄历对每天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是否宜于出行,利于何方,都有相关的文字注释。据说选准了出行的吉日,路上没有凶神恶煞作祟,才能确保行程的顺利和安宁;三是根据民间行旅俗信选择出的吉日,民间有“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的说法,人们相信每月上旬、中旬、下旬的三、六、九日是出门的吉祥日子,这几天没有任何禁忌,所以人们大多选择在这几个日子里出门。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时也要遵守这些习俗,大多选在逢二、逢五、逢八的日子动身。 除了选择吉日,还要祭祀神祗,走陆路的要祭祀土神和路神;走水路的要祭祀禹王和龙王,禹王是治水的大禹,龙王是主管江河湖海的神灵。祭祀时,神祗有庙的,要到庙里去祭祀,附近无庙宇的,可在郊外祭祀。无论庙祭或郊祭,都要点三炷香,燃一对蜡,烧三张黄表纸,并燃放一串鞭炮,最后折一支枣树枝带回家当柴禾,以兆“早早得财”。 有的外出远行者,还要请僧道或巫师给画一张“护身符”,以求消除灾祸,保佑平安吉祥。护身符是用一张黄表纸以硃砂画成的,上面画上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再写上几个谁也不认识的蝌蚪文字,将它摺成小三角形,缝进远行者的衣襟里,所谓“神的画,鬼害怕”,据说有了这张符,妖魔不敢靠近,途中就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了。佩戴护身符的人,往往把这张符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万一遇到兵匪猛兽等意外,宁可丢掉银钱包裹,也决不愿把这张护身符丢掉,可见民间对鬼神崇拜的程度,这种习俗是古代宗教传承下来的,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建国后,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讲迷信者渐少,请神汉巫婆画护身符者也几近绝迹了。 行期确定后,要向至亲厚友逐一登门辞行,讲明自己的动身日期,要去的地方和行旅目的,并询问亲友们是否带信带物, 或是否需在外地购买什么物品。 若不辞而行,会被人认为是“不知礼”和“没教养”的人,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礼多人不怪”。乡下人重义守信,亲朋有什么托付,自然是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尽力为其完成的。辞行时,长辈亲友们为了表示关怀,免不了要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嘱咐些乘船、住店、防匪、防盗等行路的安全知识。辞行者也要毕恭毕敬地认真聆听。关系亲密的亲友,亦有向远行者馈赠路费的习俗,名为“送盘缠”。赠金不在乎多少,重在一个“情”字,对亲友的馈赠,为了不拂盛情,一般都要酌情收受一部分。陕西人古道热肠、极重感情,如果拒不接受,反会落下个“不愿领情”之嫌,被误会自己“看不起人”。这种淳厚的乡风民情,体现了民间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 旧时农村人外出远行,在启程时大多要包一撮家乡干净的黄土带在身边,据上了年岁的老人们说,旅人游子初至异地他乡,肠胃一时还不能适应当地水土,往往会头昏脑胀,不思饮食,甚至拉肚子,这就是不服水土的症状反应。据说只要把家乡带来的黄土用开水一冲,喝下去病就好了。建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这种习俗今天已无人遵守了。 此外,临上路时,随身携带雨具和食品,也是人们外出远行的惯常习俗。俗语说“睛带雨伞,饱带干粮”,又说“穷家富路”,这两句话都是提醒行旅者要“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因随身带有雨具,行至荒山野岭,途中偶然遇雨,就不会被困于崖下山洞,或被淋成落汤鸡了;包裹里装有干粮,到了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也可取出聊以充饥,所以远行者必须做好了这些物质准备,才能启程赶路。即使到了交通和饮食业都很发达的现代,许多行旅者为了方便卫生,出门时仍有携带雨具和食品饮料的习惯。 家人出门远行,亲属都要送一段路程,一般亲属送至村外便可返回,但妻子送丈夫则要送得远一些。古代夫妻离别,有结衣襟的习俗,夫妻把衣襟结在一起,表示情深似海,彼此难舍难分。唐代盂郊的《结爱》诗就很形象地反映了这种风俗,其诗云:“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到了近、现代,相爱男女之间离别时,也要执手相送,女人把男人送了一程又一程,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处处小心,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更希望他在外头不要沾花惹草,要永远记住心上人。 陕北民歌信天游《走西口》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送别情景:“正月里娶过奴,二月里走西口。提起哥哥走西口,两眼泪汪流。哥哥你走西口,小妹我实难留。手拉着哥的手,送你到大门口。走路你走大路,万不要走小路!大路上行人多,拉话儿解忧愁。住店你住大店,万不要住小店!大店里人儿多,小店里怕贼偷。坐船你坐船后,万不要坐船头!船头上风浪大,怕你跌进水里头。哥哥你走西口,万不要交朋友!交下的朋友多,就怕你忘了奴。有钱的是朋友,没钱的两眼瞅一瞅。只有小妹妹奴,才和你天长地又久”。这种送别习俗,与古代的结衣襟有着明显地一脉相承之处。 现在改革开放,出外远行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现今人们远行,不再像旧时那样为了逃荒求生,而是为了发家致富。现在交通发达,瞬息万里,途中安全顺利,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旅途艰难凶险了。相爱男女之间送别时,虽然也有流着泪山盟海誓的,但大多都是充满自信和希望,欢欢喜喜,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凄凄惨惨了。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