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袍哥会

所在地区:四川   时间:2007年11月26日 09:04: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袍哥会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以下相同)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名称,在其他地区被称为哥老会。袍哥会发源于晚清,盛行于民国时期,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在清代的四川曾经是少部分人的秘密组织,在辛亥革命之后,它长期成为四川大多数成年男性都直接加入或间接受其控制的公开性组织。袍哥会对四川社会各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今天也能看到它的很多痕迹。这一特点,是中国其他任何地区都从未有过的。 袍哥会的产生 袍哥会是清代中期在四川出现的秘密社会组织,是四川本地的游民团伙“啯噜子”与从沿海传入的天地会结合之后的产物。啯噜子是以清初入川移民中的未能安家垦地的游民为主要成分形成的武装团伙,至迟到乾隆初年即已有较大影响。乾隆八年(1743年),四川巡抚纪山奏称:“川省数年来有湖广、江西、陕西、广东等省外来无业之人,学习拳棒,并能符水架刑,勾引本省不肖奸棍,三五成群,身佩凶刀,肆行乡镇,号曰´啯噜子´”(《清高宗实录》卷二〇三)。第二年,御史柴潮生又上奏:"四川一省,人稀地广,近年以来,四方游民多入川觅食。始则力田就佃,无异土居,后则累百盈千,浸成游手。其中有等桀黠强悍者,俨然为流民渠帅,土语号为啯噜,其下流民听其指使,凡为啯噜者又各联声势,相互应援"(《军机处录副·御史柴潮生乾隆九年十一月初六日奏》)。这种流民集团为何叫啯噜子,迄今有多种说法,四川方言中至今仍把快速转动呼为“guoluoguoluo”,这种武装游民集团被人们呼为"啯噜子",应是以其飘忽不定、往来迅速的特征来称呼的。也正由于最初是民间称呼,字无定例,故而在四川各种文献中又写为"啯喽子"(唐枢:《蜀籁》卷二、民国《长寿县志》卷四)、"孤露子"(民国《华阳县志》卷五)。他们携带武器在社会上"结党成群,流荡滋事",内部有一定的纪律,有主事的首领,但全省并无统一的组织,各伙分别活动,无论水陆通衢还是深山老林,都有他们的踪迹,也有的扩展到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活动。他们强悍好斗,以抢劫为主要生活来源,但也参与船帮、盐枭、保镖等活动。但是他们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反抗清廷的意识,例如他们有不少人"割去辫发,作为记号",就是明显的反清举动。又如川北的啯噜子崇敬晚年抗清、死于清军手下的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梓潼大庙山文昌宫中保护张的塑像,"年年啯噜匪类假借神会,聚集谒之,求伊冥佑"(见安洪德《除毁贼像碑记》,碑存大庙山文昌宫)。这是更明显的反清举动。也正由于上述原因,啯噜子一直被官方称之为"叛"、"乱"、"匪"、"邪"。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大起义时,大批啯噜子加入,有的还成为主力和首领。 随着白莲教起义的失败,啯噜子在各地都遭到镇压,但仍然在各地活动,还有不少人渗入到清军与衙役之中。为了加强他们内部的组织联系,提高其生存、发展和与官府对抗的能力,他们逐步大量吸收了早已流传入川的天地会的组织形式与联络办法,或直接与天地会徒融为一家,在道光年间发展成为帮会组织哥老会(当然,也受了一些白莲教、青莲教的影响,但主要是天地会)。所以称为"哥老",一则是"啯噜"的音转异写,二则也有兄弟之义。 由啯噜发展为袍哥,是一个逐渐而长期的过程。川人李榕在《十三峰书屋文集》卷一有这样的记载:蜀中尚有啯噜会,军兴以来,其党多亡命归行伍,十余年勾煽成风,流毒遍湘楚,而变其名曰江湖会(按:江湖会是哥老会初期的另一称呼)。每起会烧香,立山名堂名,有莲花山富贵堂、峨眉山顺德堂诸名目。每堂有坐堂老帽、行堂行帽。每堂八牌,以一二三五为上四牌,六八九十为下四牌,以四七两字为避忌,不立此牌。其主持谋议者号为圣贤二爷,收管银钱者号为当家三爷,内有红旗五爷专掌传话派人,黑旗五爷掌刀杖打杀。其聚党行劫者谓之放飘,又谓之起班子,人数多寡不等。 当啯噜子发展成为袍哥之后,与原来相较有了若干变化,如模仿天地会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与活动的成文章程,即所谓的《海底》;其成员扩大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行业,不再以游民为主;有了各自的"公口",亦称"码头",也就是活动范围与会务机构;内部形成了组织系统与等级制度;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经费来源;在非公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切口"即内部通用的联络隐语。 袍哥在四川存在了一百多年,于四川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过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要了解近代四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能不了解当年的袍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了解四川近代社会的必修课。如果从了解今天四川社会生活来说,虽然袍哥已经消失了40多年,却不能说对今天的四川已完全没有影响了。我可以举一个一般人不太注意的现象,就是四川的方言词汇。袍哥无论清水浑水,都有一套内部使用的"切口"即隐语,俗称江湖黑话。浑水袍哥人数不多,他们使用的切口有很少数至今还保留在四川的方言词汇中,如"点水"(出卖同伙)、"划盘子"(毁人容貌)等。清水袍哥由于人数太多,他们使用的不少"切口"在当时已不再是隐语而公开使用,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而保留在四川的方言中,至今还在普遍使用的如"散眼子"(散漫无组织)、"臊皮"(伤了面子)、"乘火"(顶住)、"天棒"(无法无天的人)、"吃通"(到处行得通)、"抽底火"(揭露底细)、"关火"(能起决定作用)、"落教"(按规矩办事)、"操"(在社会上拉帮结派)、"扎起"(大力相助或袒护)、"放黄"(失约)、"打平伙"(共同分摊伙食钱)、、"肘起"(帮忙举荐)、"吃欺头"(捡便宜)、"扯地皮风"(散布流言)、"提口袋"(掌管钱财)等等。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