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音乐为其主体,主要以唱段和乐曲塑造人物和演绎故事。西方音乐于清末民初传入我国后,普通音乐的流传较快,但需庞大管弦乐队伴奏的歌剧却一时难见于中国乐坛。民国8年(1919),“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一些音乐家编定了不少“学堂乐歌”(即适合儿童演唱的歌曲)。黎锦晖(1891-1967年,湖南湘潭人)在学堂乐歌的基础上,于民国10-17年(1921-1928)之间,创作了《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等12部儿童歌舞剧。这些歌剧文字浅显,情节发展适合儿童理解能力,通俗易懂,遂为中小学校广泛用作音乐教材和演出。重庆各中、小学校亦将其列入音乐教材,且在学校同乐会上经常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中,重庆市歌剧团,除参加“样板戏”演出的人员外,余皆下放农村劳动或调工厂当工人。但他们本着对歌剧的热爱,留团人员仍编演了《母女俩》、《换工》,下放人员在业余时间编演了《两把尺子》。特别是1973年该团上演了《海岛妇女民兵》,连续演出近两百场,受到各界普遍重视,陕西、内蒙、遵义、自贡等10多个省市纷纷上演了该团的改编本,影响很大。 “四人帮”倒台后,重庆市歌剧团获得新生,除将部分保留剧目《江姐》、《红云崖》等复演外,还创作演出了《白卷先生》、《爱情的传说》等大批新剧目,形成重庆歌剧演出的又一新高潮。特别是该团编演的《火把节》,在全国现代题材戏曲、话剧、歌剧观摩中,荣获11项奖励,受到文化部、四川省、重庆市和中国歌剧研究等多方面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