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而有益于人类的保护动物,也是老鼠的天敌。古人早有“打草惊蛇”之语,可见对蛇只惊不杀。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仇池笔记》有“养鹅防蛇”称:“鹅能却蛇,蜀人养鹅,蛇即远去。”自古世人对蛇深为保护。 古代祀蛇图腾崇拜在潮州民风甚盛。有神话传说人是女娲氏造化的,女娲是人首蛇身,福建省简称“闽”,《说文解字》对“闽”的解释便以蛇的图腾为依据说:“东南越,它(蛇)种,从虫、门声。”也有称:“闽”指门内供奉虫(古蛇字)的人家,而古代的潮州人多数是经福建莆田迁移而来的,故相沿也继袭着祀蛇图腾崇拜的传统风俗。 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蠢生……”这可见远古的岭南环境非常恶劣,森林茂密,毒蛇猖獗,被视为“蛮荒”的瘴疠之地。古人由此祀蛇图腾崇拜,敬奉蛇神保佑平安求得康宁。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载:“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清代乾隆周硕勋主修的《潮州府志》载:“青龙庙,庙跨城南大堤,当韩江之冲,神灵素应,常有灵物蜿蜒凭龛次香案间,其色青,是曰青龙。”明清年代,古潮阳几乎大小村寨都建有“青龙帝君庙”,祀蛇图腾崇拜。有些山区村寨民间还盛行“活图腾”崇拜民风,把一种被称为“活青龙”的草绿色小蛇盘绕在香炉的柱香上,在香烟缭绕中缓慢蠕动着,四乡邻里的善男信女叩跪祷祝。时至今日,每逢佳节游神赛会,由香料塑制而成的大柱香,常可见“双青龙”盘旋雕塑工艺,栩栩如生,这就是沿袭着古代的“活青龙”仿真塑制而来的。 古代被视为“蛮夷”的潮汕人,对蛇从畏惧至奉敬直至祀蛇为神明崇拜,这种崇蛇民风一直世代相沿,昔年的青龙庙至今虽然常年香客如云,但青烟缭绕的景象已日见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