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浅析桂林方言

所在地区:广西   时间:2009年01月09日 14:36: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方言,是各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方言都承载了所属民族的文化渊源、变迁和思想价值体系。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以方言作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方言是破解古文字、地名、民间文学、民歌、地方戏剧等文化现象的关键一环,往往能令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方言也是方言区的人们继承母语文化和情感沟通的工具。 要了解方言就得了解历史上桂林地区的居民情况。历史上桂林外来移民不断,对桂林的方言影响很大。移民进入的人数、来源地以及原因很多,大致说来在清代中后期桂林方言已初步混合成形。 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清雍正以后政府大力鼓励周围省份百姓进人广西拓荒,大量广东农民移入桂林。也是雍正时期,粤东、江西商贩云集,其中也有不少贩盐的湖南商人。由于可利用漓江(珠江水系)水运,清末时漓江码头就成了著名的盐街。 进入桂林的外地商人中,广东、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等地的都有,而其中广东商人最多。 满族、回族则大多以官员或军人身份进入,当时他们作为上层人物,大多住在城镇附近,以后大部分都融入了桂林百姓之中。 乾嘉时期回族仍以桂林及附近各县临桂、灵川、永福、鹿寨等地为中心,整个清朝时期都有因仕宦、征戍、避难、经商、讲学等原因自河北、甘肃、云南、广东、湖南等地迁入者。 清末至抗战时,由于战乱频繁,因此大量湖南、广东的移民进入。因此据说现在的桂林人中湖南和广东人的后代分别可以占到1/3以上。也有学者论证说桂林方言仔细一品其中有大量的湖南和广东味,但由于本人对广东话,既全国闻名的“粤语”一窍不通,无从评价;而对湖南话了解也不多,虽然多次听过,却并不感觉有何相似,只觉一音难辨不知所云。 此外,历史上桂林的驻军以及大小官员,还有因避难和贬谪而迁入的大量来自天南海北、说着南腔北调的移民也对桂林方言的形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由于解放前桂林一直是广西的省城,属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很多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人进入定居在桂林附近,从而导致桂林地区原住民比例较小,因而和桂南桂西的方言差别较大。 桂林方言的调值普遍都比较低、平,从听觉上来说,在广西方言之中,桂林方言之温柔糯软的名气不亚于中国各地方言中的至柔的吴侬软语。它既不像柳州话那般泼辣硬脆,说话人语速一快仿佛听九二式重机枪响;也不似南宁白话、客家话那般晦涩难懂,让外地人听来如坠云雾不辨南北。 桂林方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把普通话的语调都降低了1到2个调值。而且,桂林方言基本是把平舌音和翘舌音统统读成平舌音,还把前鼻音和后鼻音都读成前鼻音,让人听起来就是c和ch不分,s和sh不分,z和zh不分,但这是南方人说话的普遍特点,就好象东北人多把平舌音和翘舌音都读成翘舌音一样,桂林方言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那就是n和l的不分,比如说牛奶一词,在桂林话中就读成“liu35 lai214”。 桂林话相对于普通话,从理论上来说,一共有三种差别:变调,变音和专有词。变调的出现是最普遍的,而专有词在桂林范围内最深入人心,这三种差别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但是出于个人习惯和县乡地域上的差异,使得变调和变音成为事实上的普遍现象,掌握了这两条,桂林话的基本架子就出来了。 以变调为例,将普通话的阴平(55)、阳平(35)、上(214)、去(51)四种音调,分别对应为阴平(55)、上(214)、去(51)、阳平(35)四个音调,随便一段日常口语,,经过如此的转换后再读出来,就几乎可以说是颇具桂林话的味道了。这一条规律能覆盖一半以上的桂林方言语言规律。 而变音则是在变调的基础上改变普通话发音的韵母或声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普通话中的“睡觉”一词,在桂林话中读作“岁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桂林方言的发音虽然与普通话较为相近,大多数仅仅是在语调方面略有变化,但是桂林话中也有很多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特殊词汇,既我前面所说的专有词。这些词语说老实话,在我看来是十分有趣的,我觉得这些词汇体现了桂林人幽默、风趣和乐观的天性,还有为人讲义气,眼睛里揉不下沙子的群体性格。 “桂林三宝”——豆腐乳、辣椒酱、三花酒天下驰名,而现在桂林的年轻一代在玩笑中提出了“桂林新三宝”——卯哥、卯妹、夜死佬,所谓的“卯哥”、“卯妹”是指那些脑筋不转弯,做事不开窍的男男女女,有时候也指行事、做人比较不靠谱、比较“三八”的人;而“夜市佬”则是指爱凑热闹、爱说人是非、路上见人打架两眼放光、私下说人是非满口胡柴的长舌妇、长舌公们。 “依妖”也是桂林话中较为经典的一个词,意思有很多,包括:漂亮、臭美、风骚、放荡等从褒义到贬义的多种语境,需要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来分辨具体所指,专用于女性身上,比如说“她那个银(人)好依妖的!”、“依依妖妖的,要克(去)哪凯(里)啦?”。 “板路”的意思,是故事、传说,桂林的小把爷(即小孩子,又称豆子鬼、豆巴鬼、小橄榄)都是听老一辈人讲着林林总总的“板路”长大的,桂林的“板路”一般与桂林的历史故事、古代传说有关,“板路”其实很多时候也就相当于桂林的野史。而“甩古”是与“板路”相关的一个词,所谓“甩古”其实相当于北方的“侃大山”,反而离普通话中的“聊天”有些距离,“甩古”不是一般的聊天,而更倾向于一种漫无边际的吹牛。还有一个词,是“水”,这个“水”在桂林话中是善意的讽刺、嘲笑和贬低,相熟的朋友们在“甩古”时,都会不停地互相“水”,这是一个动词,一般来说,“水”人的有心里有数,话虽比较毒,但不会把玩笑开得太过分,被“水”的也不以为怪,反以为乐,自己若是被“水”得精彩,还会跟大家一起笑得嘻嘻哈哈的。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