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当前位置: 首页  景观人文  人文地理

老北京天桥儿八大怪

所在地区:北京   时间:2009年04月19日 02:13:00  【加入收藏夹】【举报】【关闭

说起天桥,不能不说说“天桥八大怪”,他们或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或像貌奇特、言行怪异,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十年前北京天桥之形式与而今无甚差别。所歧异者唯一般卖艺人技术之不同耳。俗称有“八大怪”之说,就余所见所知者略述于下:
出于现清末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第一拔“八大怪”,一般是指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八位艺人。 穷不怕 原名朱绍文,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桥卖艺,死于光绪二十五年。穷不怕以说单口相声为主,也会唱。上地时带一副竹板,板上分别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满腹文章穷不怕”,下联“五车书史落地贫”。这是他的自我写照,穷不怕的艺名即由此而得。每天上地开说之前,他用白沙子在地上撒字。他常撒的一副对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他不但撒的字潇洒漂亮,说的段子也都是自己编撰的。 醋溺膏 又名处妙高。本姓长,山西人,以说笑话、相声为主,同时善唱山西调的俚曲村歌。他的打扮很怪:手拈草珠,身穿纱袍,蓬头垢面,连鬓胡子老长,一副其貌不扬的样子。他拿手的是口技,行话叫“暗春”。他表演时用蓝布围成方形帐子,自己钻入里面,一个人用几个人的口音对话,还夹杂着笑声、物品撞击声,使帐外的人听着帐内真象有好几个人说话一样。他的绝活是学鸟叫。他学的各种禽鸟鸣声惟妙惟肖,如入鸟市一样。 韩麻子 韩麻子以说单口相声为主。他口齿清楚,说话伶俐,相貌怪异,很能吸引观众。他说完一段要钱时,向来不开口向观众求告,而是双手叉腰,往场中一站,眼睛向四周围一瞧,观众知道他是要钱了,就纷纷往场中扔钱。由于这种特殊举动,在天桥一带便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韩麻子叉腰--要钱”。 盆秃子 盆秃子的外貌特征一是秃头,只鬓角有些头发;二是走起路来一拐一拐,颇似《八仙过海》画中之铁拐李。他表演是拿一大瓦盆,用一双筷子打击瓦盆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不同的声响,敲成各种声调,随口编唱曲词,抓哏博人哄堂一笑。清代《天桥杂咏》中咏盆秃子词曰:“曾见当年盆秃子,瓦盆敲得韵铮铮,而今市井夸新调,岂识秦人善此声......" 田瘸子 田瘸子身体壮实,大长方脸,脸上疙疙瘩瘩没块平整地方。他擅长练杠子。他幼年练单杠时,从杠子上摔下来,一条腿致残,故称他田瘸子。田瘸子虽然一条腿坏了,仍在杠上练出一身硬功夫,有“沾棍飞”、“攥杆睡”、“鹞子翻身”、“寒鸭浮水”等杠术。他最拿手的是用两个指头支撑,在杠子上拿大项、倒立,颇似武术名家的二指禅功,堪称一绝。 丑孙子 丑孙子姓孙,长得丑陋,故得了“丑孙子”的浑名。他也是说相声的,但以扮怪相为主。他拿手的节日是大年初一演“出殡”,一个人模仿出殡的场面。他先在帐子里模仿许多人的声音:二姑娘哭、三妯娌喊、四姑奶奶劝、五姨太太说。然后,出了帐子,头戴麻冠,身穿重孝,左手执哭丧棒,右手打着纸幡儿,摔着丧盆子,大声哭爸爸。哭一声,叫一声冤,借此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鼻嗡子 鼻嗡子又叫“打马口铁壶的”。他鼻孔里插两根竹管,能用鼻气吹出曲调。腰里悬一个洋铁壶,手拿一小棍打击,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同时嘴里和着竹管的曲调、铁壶的拍节唱小曲。看鼻嗡子表演时那忙乎劲手,就能逗人一乐。常傻子 常傻子的真功夫是砸石头。石头是大鹅卵石。表演前,他弟弟常老二先把两块石头对碰几下,让人听见“砰砰”声,再递给观众摸摸。常傻子则在一边运气。运足了,把石头搁在凳子边上,再找准地方,只听得“啊”!“啊”两声,手掌劈下来,石头应声砸碎。常傻子还能用手指将石头戳碎。当他表演之后,即向观众兜售他的“百补增力丸”。他说他的“百补增力丸”有神效,不仅能强壮骨,还能冶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等内外伤。他就是吃了这“百补增力丸”九有大力气的。其实他的药并无神效,但也不会把人吃坏。
天桥第二拨“八大怪”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他们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傻王、赵瘸子、志真和尚、程傻子。
让蛤蟆教书的老头 此人又干又瘦,黄胡子,黄眼睛, 撮腮帮子。他身穿长袍,举止斯文,上场时带一大、一小两个罐子,一个细颈瓶子,一块木板。开场后把木板平铺在地上,先将大罐口打开,嘴里叨念着:“到时间了,上学啦!”这时从罐里爬出一只大蛤蟆,跳到板上蹲踞在中间,俨然像老师上了讲台。老头又拿出小罐打开,嘴里喊道:“上学了,先生都来了,学生怎幺还不来上课!”只见从小罐里依次跳出八只小蛤蟆,爬到木板前,面对大蛤蟆排成两行蹲在那里。等小蛤蟆蹲好,老头又喊:“老师该教学生念书了!”这时大蛤蟆叫一声,小蛤蟆随着齐叫一声。就这么着,一叫一答,真跟教书似的。此起彼伏叫了一阵,老头大喊一声:“到时间了,该放学了!”小蛤蟆先起来,依次爬回小罐。大蛤蟆为人师表,看见学生都进罐了,才慢悠悠起来跳入大罐。 老头收起罐子,拿出细颈瓶打开盖子,嘴里说着:“快出来排队,上操啦!”从瓶里爬出一大群黑、黄两色蚂蚁。老头一边喊着排好队,下达立正、看齐的口令,一边用手撒些小米。这时祗见混在一起的黑、黄两色蚂蚁,依照颜色排成两队,绝不混杂。待蚂蚁排好队后,老头又下口令:“收操啦!”蚂蚁即爬回瓶中。驯兽、驯鸟司空见惯,驯蛤蟆、驯蚂蚁确实罕见。老头之后天桥再无此项表演,他的玩艺可算空前绝后。

发 布 者:
tianzi (发送站内信息)
 
  推荐给朋友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分类导航
  旅游景点
  人文地理
  特产名优
地区导航
 北京  天津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山西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河南  河北  安徽
 湖北  湖南  海南
 西藏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宁夏
 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苏  浙江  上海
 香港  澳门  台湾
 内蒙古  其它
推荐信息